查看原文
其他

王强老师的课堂故事,上了《中国教育报》

乐山教育 2020-02-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教育导报 Author 陈朝和 倪秀


乐山教育乐山市教育局官方微信


王强

 犍为一中副校长

数学高级教师


王强,男,49岁,1991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犍为一中副校长,数学高级教师,被省教育厅评选为2018年度"四川教师风采"典型代表。


2019年5月16日,《教育导报》 校园周刊以"王强:课堂,我的自由之地"为题,刊发了该报记者倪秀、陈朝和到犍为一中采访王强老师的事迹报道。


2019年6月5日,《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以“驰聘在校长自由之地”为题,对王强老师的事迹进行报道。


无论是给学生上课,还是管理学校,我都是靠站稳讲台来站好岗位。


——王强


王强,是犍为一中的一名数学教师。这学期他没当班主任、没有跨年级代课、只负责一个非毕业班的数学教学。这个工作量,听起来好像挺让人羡慕的。


但同时,他是犍为一中分管全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每天既要操心着这所学校3000多名学生的教育教学,又要面对庞杂的行政事务。这项工作,并不轻松。


"无论是给学生上课,还是管理学校,我都是靠站稳讲台来站好岗位。"自1991年从教至今,王强从未离开过教学一线,站稳讲台上好课,是他做教师、做副校长的安身立命之本。


1



4月24日,多地迎来今年第一次高温天气,犍为县当天气温35摄氏度。中午时分,火辣的太阳铺在犍为一中,2017年才投入使用的新校区,植被还不茂密,教学楼成了稍微凉快点儿的地方。


15点50分,下午第三节课上课铃声响起。王强用胳膊夹着教材和备课本,走进高二(15)班的教室。这节课,他给学生上新课,内容是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课堂引入中,王强板书了几道题目,抽点了两名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作答。教室内,九台吊扇,外加讲台两侧的立式风扇一起卖力地工作着。同学们一边用手指压着练习本的左下角,一边将黑板上的题目誊抄下来仔细演算,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答案。只有教室里风扇的呼呼声,盖住了全班48名同学在练习本上演算题目的急迫。


王强走下讲台,来回踱步。手里捏着点触笔的他俯下身来查看学生答题,抿着嘴微微点头,似乎心里有数,又抬头看看讲台上正在板书的学生,脸上露出斟酌的神情。


“知识是拿来用的哈”,一句夹杂乐山方言口音的普通话,带着恳切的语调,打破了教室里此时单调沉静的呼呼声,但没有打断学生作答。


几分钟后,讲台上答题的同学回到座位,他三五步快走上讲台,重新唤起全班学生的注意。黑板中央是他自己精心整理的知识要点与例题梳理,方才学生的解答此时与自己的教案两相对比,清晰呈现着。


“学生在使用知识过程中反映出了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的缺陷。这堂课从这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研究数学经常要用到的思路。”今天这堂课王强主讲数学选修教材,通过课堂反馈,他发现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普遍表现出的问题是“只要结论不要条件”。


课前采访时,记者发现王强老师神态略微内敛,时常喜欢腼腆地笑。但当他站上讲台,状态却有了不同,课堂似乎有点亮他的魔力。他评点起学生回答来毫不迟疑,通过讨论互动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逻辑,两位同学的板书成了他同全班同学共同勾连知识点、复盘解题思路的引线。讲起数学就如数家珍的他,语速极快,不出三五分钟,这道例题在他与同学的互动中,点评了不下三种解题思路。学生跟着踊跃互动,大胆接问。解题与讲题这个一静一动的阀门,由他掌控。


王强老师辅导学生

2



王强1991年从重庆师范数学专业毕业,毕业被分到乐山市犍为县罗城中学。高中的教学生涯开始并不那么顺利,他才待了一年,第二年就因为教务安排需要去了初中,教了一届后才辗转回到高中 。


犍为一中校长胡泉在1991年就和王强认识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提到王强“服从学校安排,很踏实,调去上初中没有怨言”。胡泉是比王强早一年进入教学一线的学长,王强常主动请教他备课和教学的经验与方法。在胡泉看来,王强从普通数学教师,到数学教研组长,再到教务副主任、主任,副校长,职务上“一步步地前进”,却在教学上“谦虚了二三十年,一直如此”。


“谦虚”的背后是教学上的抗压与付出。2004到2005年,因为教学事务忙,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上的王强基本上没接送过自己小孩儿,结果幼儿园老师问孩子妈妈,“孩子是单亲家庭吗?”王强得知后心里很伤心。整日“泡”在学校教学上的他如今回忆起,仍觉得“对孩子、对家庭还是欠得很多”。


而这只是其中之一,从2001、2003、2004、2005届到2008届,王强不仅要带毕业班,还要承担班主任工作,跨年级教学,还有数学教研和学校教务事务,压力可想而知。但回想起那段时光,他一句乐山话“不整好觉得不对,不巴适!”,带过了这14年日日夜夜的紧张和煎熬。


“热爱一件事,会变得专注并坚持。”王强喜欢数学并且在数学战线上战斗了28年。其实他一开始选大学专业时,“家里不懂,自己也不懂,作为农村的孩子也就想到的是离开农村。”谈起职业选择,王强很坦诚。但不难看出,王强身上那股认真劲儿恰恰让他在数学这条路上越发有兴致。


王强做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教1998届高中班。当时他还在罗城中学,因为是自己亲自带的第一届高中班,平时和学生一起讨论解题方法的机会多,互相促进。“学生不是光看着老师怎么做,而是大家一起探讨问题。”这种“很亲近”、“师生间隙很小”的教学氛围王强特别喜欢,多年后的他提出“启发式课堂”,放手给学生学习空间,同他记忆里的1998届高中班的氛围一脉相承。


犍为一中数学教师朱俊康谈起王强,将他称作“战友”,“老师”。他们不仅是犍为一中数学教研组的同事,朱俊康同时也是王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至今朱俊康仍然记得在一节“椭圆曲线”示范课上,“王强老师同学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很有耐心,能够让学生对数学非常感兴趣”。在朱俊康看来,传授“学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一堂好的数学课。


2017年,犍为县成立名师工作室——“王强工作室”,12位成员,由王强、从全县五所高中选拔的10位教师、研训中心的1名顾问等组成。工作室以王强为中心,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了自己的工作室,王强组织教研活动,指导教学理念等变得高效起来。他坦率地表示:“环境造就了人,这十多年来的教学环境逼着自己进步,各方面成长,才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机会。”


对数学的钻研没有让王强“闭门造车”,他反而有担当的去团结队伍,提升青年力量。“对年轻人多关注”常挂在他嘴边。曾经一位青年老师教高一连续教了三年,信心备受打击,王强本着对其本人和教学组负责的考虑,主动担任其指导老师,花费心力与时间帮其整理教案,恢复信心,“让学生相信老师的能力,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得到老师家长的认同”。这位年轻教师在其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了高中数学骨干。


王强工作室成员合影

3



采访中,王强提得最多的几个字就是“把握课堂”。在他看来,课堂是老师的根本,是与学生们产生关联的不可替代的纽带,更是他如今作为学校管理者安身立命的根本。如今的管理职务与课堂教学安排上难免冲突,但王强依旧在努力使两者成为前进的双轨,而且更乐于立身课堂。


“希望不留遗憾”是王强对自己教学提的要求,但实际上他做到了“尽心尽力”。


教学上,行政事情多,就挤时间。曾经同王强搭班过的语文老师廖春梅回忆到,王强从早到晚基本是“泡”在学校里面,“这么大的学校,作为副校长既要管理教学上的很多事务,还要自己去改作业,都是见缝插针的”。


王强下课时间不仅要修改作业,还要找学生谈话。他会主动提出辅导数学较差的学生,和同学生约好进行单独辅导。他在数学转换差生方面的教学效果明显,但这也意味着不停歇地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周一到周六的中午、甚至周日全天,时间都花在辅导学生上”。


廖春梅说:“数学教得好与不好,其实学生成绩上的差异会比较大的,王老师在保证教学成绩的同时,还能够把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与喜爱激发出来,又愿意同学生进行交流,真的很难得。”


2008年以后,王强没有再担任班主任。虽然是科任老师,但他经验丰富,在班主任面前会反映教学上的问题和建议。廖春梅说:“因为分管教学,王老师经常会给我一些教学上的建议,怎么样更好地管理班级。”


数学科代表梅铁桦觉得王强老师“幽默”、“亲和”。班上同学们也亲切地称王强为“强哥”。有时候其他科的作业多,梅铁桦会去和王老师协调数学作业,“少布置一点或者延迟一些交,王老师在这方面非常通情理”,王强自己很忙的时候也会通过他提前传达给班上同学。


“王老师是所有老师中我最喜欢的。他金句多,天天给我们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二(15)班学生黄仪说,大家都喜欢王老师,也常常给他“提要求”。


因为学校副校长的办公室在行政楼,学生提出找王老师辅导数学不方便,希望他尽量都在教学楼里的教师办公室办公,为此现在只有要没有紧急的行政工作要处理,他基本都在教师办公室,方便学生“随叫随到”。


校长胡泉最清楚王强目前两头忙的工作状态,“作为校长的助手,王强在学校中心工作上独当一面,工作主动性强,学校教学问题想在前面,主动商讨”。在胡泉看来,治学与治校,王强在协调两者平衡时,就如同面对他所热爱的数学教学事业那样,一直在技巧与热忱之间把握平衡。王强如一位学生身边的垂范者与引路人,在教学这一方热土上,找到基点,然后稳步的前进,保持思考与判断。


犍为一中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只有一位,重点高中庞杂的教学事务意味着王强必须花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校行政工作中,与此同时,又必须保证好上课的质量。


“行政与上课相对来讲平衡得比较好,正常上班的时候,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很多,但也意味着机会更多,付出了有更多的收获”。对于自己,王强有客观的评价和清醒的认识。他将治校看作是服务学校,整合教学资源,更好地让各科老师得到教学教研机会,上一个层次,上一个平台。与此同时,自己也通过工作室与教研组的教研教学,转化这样的机会,提升着教学质量,把握课堂这个根本。在他眼里,课堂是自由之地,学校是价值之所。


教育导报记者在犍为一中采访



来源丨教育导报

热门阅读


全省中小学电脑制作评选乐山获奖名单戳这→

乐山市公布首批9个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中考开考!快递这8点提醒给考生家长~

我市教育系统22人入选乐山优秀高层次人才官宣 ︴市招办发布2019年乐山中考考试安排

官宣 ︴市招办发布2019年乐山高考考试安排


据说,

在看的人

都长得特好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